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
1、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具有能耗低、负荷高,再生沼气能源等优点。但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石油化工废水时,由于废水中往往含有对产甲烷菌有毒害和抑制作用的高浓度氨氮和硫化物,系统的处理效率会大大下降。
2、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因其处理成本低,运行操作简单,在大多数的工业废水处理中被广泛采用。
3、SBR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处理工艺,是在一个反应器内,按照给定的程序进行充水、反应、沉淀、排水及闲置等。该工艺通过曝气、停气,使系统内的好氧和缺氧状态交替进行。在降解COD的同时,相继进行了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达到同时脱碳、脱氮的目的。SBR工艺结构形式简单,运行方式灵活多变,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具有一系列连续流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
4、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是由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国内的,其主要功能是除磷脱氮,该工艺一般需要生化预处理,主要的处理方法有水解预处理和好氧生化预处理。氧化沟工艺通过控制沟内各段的溶解氧含量,达到自身“好氧—缺氧—厌氧—好氧……”的反复循环处理过程,既能降解COD,又能够实现硝化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但是利用氧化沟工艺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在实际运行中亦未如愿,大多脱氮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硝化和反硝化效率不高。
5、组合工艺:石油化工废水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实际工程中,用一种处理工艺很难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因此,研究者多以各种处理工艺组合的方法来处理高浓度石化废水。
5.1两段活性污泥法
在利用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石化废水时,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缺点也难以避免,如受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影响较大,COD去除效果不稳定,耐冲击能力差等,因此很难满足日益提高的出水水质要求。
5.2厌氧—生物膜法
该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将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并在其中得到消化,因而本工艺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此外,系统还具有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特点。
5.3A/O工艺
A/O工艺对氨氮具有很强的去除能力,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氨氮稳定达标排放;对COD也有较高的降解能力,正常情况下去除率达到80%以上。从理论上讲,A/O工艺对石油化工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受到进水水质的影响较大,氨氮去除效果不理想;
(2)O段的水力停留时间难以控制。很多采用A/O工艺的石化废水处理厂为了获得较高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将O段水力停留时间设置得很长,有时长达30~40h。过长的停留时间会使微生物处于衰减相运行,污泥中的灰分较多,污泥的活性降低,聚凝性能变差。